
莱阳经济开发区 地 址:山东省莱阳市龙门西路228号 面 积:42.08平方公里 联 系 人:柳玉栋 联 系 电 话:0535-3365033 0535-3365008
莱阳经济开发区处于青岛、烟台、潍坊、威海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心位置,距青岛、烟台各100公里,距潍坊、威海各150公里。园区总面积42.08平方公里,位于莱阳市城区西部,东至白龙河,西至冯格庄街道西边界,南至丹崖路,北至柏林庄街道唐河。沈海、荣潍、威青、青龙、文莱5条高速和7条国家、省级公路在此交汇,已融入青岛、烟台、潍坊、威海“一小时经济圈”。莱阳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机制体制创新试点单位,被烟台市委、市政府评为对外开放先进单位、开放发展先进园区。
一、支持政策
1、支持人才到莱阳创业。人才在莱阳创办企业,且所持股权比例不低于总股份的35%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资金50%的比例给予创业资助。A类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,B类人才最高给予300万元,C类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。创业资助分3年拨付,每年拨付比例为40%、30%、30%;
2、支持人才到莱阳创新。1、全职创新类:A、B、C类人才全职在莱阳工作,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(聘用)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人才个人10000元/月、5000元/月、2000元/月的个人补助,发放时间3年;2、兼职创新类:以柔性方式引进(经人才所在单位同意,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务合同、工作协议或服务协议,每年累计在莱阳工作3个月以上)A、B、C类人才的,人才实际在莱阳工作时间每满1个月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5000元/月、3000元/月、1000元/月的个人补助,每年发放1次;
3、支持人才提升层次。人才在莱阳工作期间,入选两院院士,市委、市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;成为A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80万元;成为B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;成为C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;
4、支持人才提升能力。企业在职专业技术人才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,继续与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正高职称5000元/年•人,副高职称2000元/年•人的标准发放技术津贴,发放时间3年。企业在职技能人才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后,继续与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高级技师3000元/年•人,技师1000元/年•人的标准发放技能津贴,发放时间3年;
5、支持社会力量荐才引智。企业每引进1名全职A、B、C类人才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、30万元、20万元的引才补助。企业每柔性引进1名A、B、C类人才,分别给予5万元、3万元、1万元的引才补助。引才补助分3年发放,每年发放三分之一。具有合法资质的人才服务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、社会组织、社会人士(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外),以及在莱阳创新创业的人才,独立引进A、B、C类人才到莱阳创业的,每引进1名,市委、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、5万元、2万元。
二、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
1、居留居住。对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、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,按规定办理长期有效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,在单位聘用、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,并可申请《外国人永久居留证》;
2、住房保障。对创业类和全职创新类的A、B、C三类人才,分别提供不少于150㎡、120㎡、100㎡的住房,人才拎包入住,房屋使用3年;对自己租房的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发放5000元/月、3000元/月、2000元/月的租房补贴,发放时间3年;在莱阳工作3年后在莱阳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,分别给予100万元、40万元、20万元的安家补助(其中企业承担50%)。安家补助自购房之日起,分5年发放,每年支付20%;
3、配偶安置。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,属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,对口安排工作;
4、子女入学。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属高中教育以前阶段的,征求个人意愿,协调安排到相关公办学校就读;
5、医疗保健。为高层次人才办理诊疗保健“绿卡”,开设就诊绿色通道,每年为高层次人才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。
1、支持人才到莱阳创业。人才在莱阳创办企业,且所持股权比例不低于总股份的35%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资金50%的比例给予创业资助。A类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,B类人才最高给予300万元,C类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。创业资助分3年拨付,每年拨付比例为40%、30%、30%;
2、支持人才到莱阳创新。1、全职创新类:A、B、C类人才全职在莱阳工作,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(聘用)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人才个人10000元/月、5000元/月、2000元/月的个人补助,发放时间3年;2、兼职创新类:以柔性方式引进(经人才所在单位同意,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务合同、工作协议或服务协议,每年累计在莱阳工作3个月以上)A、B、C类人才的,人才实际在莱阳工作时间每满1个月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5000元/月、3000元/月、1000元/月的个人补助,每年发放1次;
3、支持人才提升层次。人才在莱阳工作期间,入选两院院士,市委、市政府一次性奖励企业100万元;成为A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80万元;成为B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50万元;成为C类人才,一次性奖励企业20万元;
4、支持人才提升能力。企业在职专业技术人才取得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,继续与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正高职称5000元/年•人,副高职称2000元/年•人的标准发放技术津贴,发放时间3年。企业在职技能人才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后,继续与企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按规定缴纳社保的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高级技师3000元/年•人,技师1000元/年•人的标准发放技能津贴,发放时间3年;
5、支持社会力量荐才引智。企业每引进1名全职A、B、C类人才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给予50万元、30万元、20万元的引才补助。企业每柔性引进1名A、B、C类人才,分别给予5万元、3万元、1万元的引才补助。引才补助分3年发放,每年发放三分之一。具有合法资质的人才服务机构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、社会组织、社会人士(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除外),以及在莱阳创新创业的人才,独立引进A、B、C类人才到莱阳创业的,每引进1名,市委、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、5万元、2万元。
二、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水平
1、居留居住。对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、未满18周岁未婚子女,按规定办理长期有效居留许可或多次往返签证,在单位聘用、社会保险等方面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,并可申请《外国人永久居留证》;
2、住房保障。对创业类和全职创新类的A、B、C三类人才,分别提供不少于150㎡、120㎡、100㎡的住房,人才拎包入住,房屋使用3年;对自己租房的,市委、市政府分别发放5000元/月、3000元/月、2000元/月的租房补贴,发放时间3年;在莱阳工作3年后在莱阳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,分别给予100万元、40万元、20万元的安家补助(其中企业承担50%)。安家补助自购房之日起,分5年发放,每年支付20%;
3、配偶安置。高层次人才随迁配偶,属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,对口安排工作;
4、子女入学。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属高中教育以前阶段的,征求个人意愿,协调安排到相关公办学校就读;
5、医疗保健。为高层次人才办理诊疗保健“绿卡”,开设就诊绿色通道,每年为高层次人才进行一次免费健康查体。
一、洽谈阶段(1、产业规划;2、土地利用规划;3、国家发改委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》项目类别);
二、项目签约(4、政府签约或企业与企业签约);
三、工商注册(山东政务网:5、企业名称核准;6、企业注册);
四、公章备案(7、篆刻公章及公安局备案);
五、银行开户(8、携带企业营业执照等材料);
六、税务登记(9、携带营业执照、公章、银行等材料);
七、发改备案(山东政务网:10、申请报告(可研报告);11、能耗评价;12、社会稳定评价;13、水资源报告);
八、土地(国土局:14、土地预审;15、土地招拍挂;16、签订土地合同及办理土地证);
九、环评(第三方:17、环评报告;18、专家评审);
十、安评(第三方:19、安全评价报告;20、专家评审);
十一、土地规划(国土局:21、选址意见书;22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);
十二、工程设计及评审(设计院:23、建设工程图纸设计;建设局:24、建设工程图纸审查;消防队:25、建设工程图纸消防审查);
十三、工程报批(行政审批局:26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;27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;28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;29、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备案;30、房产证办理);
十四、企业开业。
二、项目签约(4、政府签约或企业与企业签约);
三、工商注册(山东政务网:5、企业名称核准;6、企业注册);
四、公章备案(7、篆刻公章及公安局备案);
五、银行开户(8、携带企业营业执照等材料);
六、税务登记(9、携带营业执照、公章、银行等材料);
七、发改备案(山东政务网:10、申请报告(可研报告);11、能耗评价;12、社会稳定评价;13、水资源报告);
八、土地(国土局:14、土地预审;15、土地招拍挂;16、签订土地合同及办理土地证);
九、环评(第三方:17、环评报告;18、专家评审);
十、安评(第三方:19、安全评价报告;20、专家评审);
十一、土地规划(国土局:21、选址意见书;22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);
十二、工程设计及评审(设计院:23、建设工程图纸设计;建设局:24、建设工程图纸审查;消防队:25、建设工程图纸消防审查);
十三、工程报批(行政审批局:26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;27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;28、建设工程规划验收;29、建设工程施工验收及备案;30、房产证办理);
十四、企业开业。